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大蒜

大蒜

大蒜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大蒜 dasuan

  【別名】蒜頭、胡蒜、獨頭蒜。

  【英文名】Garlic

  【藥用部位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鱗莖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於膜質鱗被。葉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基部呈鞘狀。花莖直立,高約60厘米;佛焰苞有長喙,傘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膜質,淺綠色;花小,花間多雜以淡紅色珠芽,或完全無珠芽;花柄細,長於花;花被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6,白色,花藥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開裂;種子黑色。花期夏季。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5月葉時采挖,晾干。

  【藥材性狀】鱗莖呈扁球形或短圓錐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干膜質鱗被;剝鱗葉,內有6~ 10個蒜瓣,輪生於花莖的周圍;莖基部盤狀,生有多數須根。每一個蒜瓣外包薄膜,剝去薄膜,可見白色、肥厚多汁的鱗片。有濃烈的蒜臭,味辛辣。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脾經胃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行滯氣、暖脾胃、消積、解毒殺蟲。屬溫裡藥。

  【臨床應用】用量5~10克,煎服或生食;外用適量,搗爛外敷或切片外擦。用治癰疽疔毒、疥癬;洩瀉、痢疾、肺痨、百日咳;鉤蟲、蛲蟲病等。

  【藥理研究】大蒜辣素有殺菌作用,但在新鮮的大蒜中並不存在,它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受大蒜酶的作用而水解產生的。藥理研究表明,大蒜有較強的抗菌及抗真菌作用,其機理可能是由於使巯基失活而抑制了與微生物生長繁殖有關的含巯基的酶;對多種致病細菌、真菌、阿米巴原蟲及陰道滴蟲等具有明顯的抑菌或殺菌作用;可提高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強免疫能力,降低血糖及脂質代謝;有抗癌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揮發油約0.2%,具辣味和特臭,主要含大蒜素、大蒜辣素、二烯丙基硫醚、甲基烯丙基二硫醚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齒、喉、舌諸患和時行病後均均禁服生品,慎服熟品。敷臍、作栓劑或灌腸均不宜於孕婦。外用對局部有強烈的刺激性,能引起灼熱、疼痛、起疱,故不可過久敷。

  【配伍藥方】①治小兒百日咳:大蒜15克,紅糖6克,生姜少許。水煎服,每日數次。(《貴州中醫驗方》)

  ②治感冒:蒜頭、茶葉各9克。開水泡服。(《福建藥物志》)

  ③治牛皮癬:獨頭蒜1個,紅膠泥1塊。共搗如泥,外敷患處。每敷1天,隔日1次,3次可效。[《河南中醫》1982,(3):21]

  ④治產後中風,角弓反張,口不能言:大蒜二瓣,拍碎,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灌之。(《聖濟總錄》大蒜湯)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