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天葵子 tiankuizi
【別名】紫背天葵子、千年老鼠屎、野烏頭子、地丁子、天葵根。
【英文名】Semiaquilegiae Radix。
【來源】毛茛科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 Makino的塊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小草本。塊根外皮棕黑色。莖直立,1~3條,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葉為三出復葉,葉柄莖部擴大呈鞘狀,葉片圓形或腎形,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3深裂,兩面無毛,下面常帶紫色,小葉柄短,有細柔毛;莖生葉較小,互生。花單生葉腋,花柄果後伸長,中部有細苞片2枚;花小,白色;萼片5,花瓣狀,卵形;花瓣5,楔形,較萼片稍短;雄蕊通常10,其中有2枚不完全發育;雌蕊3~4,子房狹長,花柱短,向外反卷。瞢莢果3~4枚,熟時開裂;種子細小,倒卵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產地分布】主產於江蘇、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5~6月間挖塊根,除去須根,曬干。
【藥材性狀】不規則短塊狀、紡錘狀或塊狀,略彎曲,長1~3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規則的皺紋及須根或須根痕。頂端常有莖葉殘基,外被數層黃褐色的鞘狀鱗片。質較軟,易折斷,斷面皮部類白色,木部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放射狀。氣微,味甘、微苦辛。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苦,歸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用量9~15克。用治熱毒壅結所致之癰腫疔瘡、瘰疬、痔瘡,以及疝氣、跌打腫痛、毒蛇咬傷等。
【藥理研究】本品100%煎劑用平板紙片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斷面置於紫外光(365納米)下 觀察,顯黃白色熒光,加酸或鹼後熒光減退。取粉末1克,加入70%乙醇10毫升,加熱回流半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鹽酸溶液(1%)5毫升溶解,濾過,濾液分置兩試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鉀試液1~2滴,生成橘紅色沉澱;另一管中加硅塢酸試液1~2 滴,生成黃色沉澱。
【主要成分】含生物鹼、槲皮素、蘋果酸、內酯、香豆精、綠原酸、烏頭酸、七葉內酯、琥珀酸、酚性成分及氨基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者慎服。
【相關藥方】①治胃熱氣痛:天葵子6克,搗爛或嚼爛,開水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②治肺痨:天葵子120克,放在1只大豬肚子內,煮爛去渣,連吃3只。(《貴陽民間藥草》)
③治腰酸痛:紫背天葵塊根13個(或大塊根),搗爛外敷或吞服。(《浙江民間草藥》)
④治瘰疬,乳癌:天葵子塊根1.5克,加象貝6~9克,煅牡蛎9~12克,甘草3克,同煎服數次。(《浙江民間草藥》)
⑤治腸粘連:天葵子15克,豬瘦肉60克。水炖至肉爛,食肉喝湯。(《安徽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