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羌活

羌活

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羌活 qianghuo

  【別名】川羌、竹節羌、大頭羌、條羌、蠶羌、羌滑、退風使者、黑藥。

  【英文名】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

  【來源】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 de Boiss.的干燥根莖和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莖粗壯。莖直立,中空,表面淡紫色,有縱直細條紋。基生葉及莖下部葉有長柄,葉片為三出三回羽狀復葉,小葉3~4對,末回裂片邊緣缺刻狀淺裂至羽狀深裂,莖上部簡化成鞘狀,近於無柄。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瓣白色或綠白色,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約1.5毫米,頂端圓鈍,反折,分果長圓形,長5~6毫米,主稜均擴展為翅,翅等寬或不等寬,稜槽3油管,合生面6油管。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生於海拔1600~5000米的林緣、灌叢下。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省,主產於四川。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曬干。

  【藥材性狀羌活:為圓柱狀略彎曲的根莖,長4~13厘米,直徑0.6~2.5厘米,頂端具莖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節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節間延長,形如竹節狀,習稱“竹節羌”。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多數裂隙,皮部黃棕色至暗棕色,油潤,有棕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射線明顯,髓部黃色至黃棕色。氣香,味微苦而辛。寬葉羌活:為根莖和根。根莖類圓柱形,頂端具莖和葉鞘殘基,根類圓錐形,有縱皺紋和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莖處有較密的環紋,長8~15厘米,直徑1~3厘米,習稱“條羌”。有的根莖粗大,不規則結節狀,頂部具數個莖基,根較細,習稱“大頭羌”。質松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較淡。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苦。歸膀胱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 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溫解表藥。

  【臨床應用】用量6~12克,內服:煎湯;或入丸、散。用治風寒感冒,頭痛項強,風濕痺痛,肩背酸痛。

  【藥理研究】具有解熱、鎮痛、抗炎、抗過敏、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血栓形成、抗癫痫、抗氧化、抗菌、延長睡眠時間、抑癌等作用:

  【化學成分】羌活根莖含香豆精類化合物、酚性化合物、揮發油(約2.7%)、脂肪酸類、氨基酸類、糖類,羌活還含苯乙基阿魏酸酯。寬葉羌活的地下部分含香豆精類化合物、酚性化合物,還含β-谷甾醇葡萄糖甙及揮發油。另含羌活醇、異歐前胡素、異歐前胡內酯、紫花前胡苷元、匙葉桉油烯醇、綠原酸、阿魏酸、佛手柑內酯等成分。

  【使用禁忌】血虛痺痛、氣虛多汗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水氣腫:羌活、蘿卜子(炒)各30克。上為末,用酒調下。(《醫得效方》川活散)

  ②治小兒傷風:羌活3克,人參3克,防風3克,川芎3克。上锉一劑,生姜三片,薄荷七葉,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服。(《嬰重百間》羌活湯)

  ③治產後傷寒:羌活、香附、紫蘇各4.5克,當歸3克,白芍柴胡陳皮各3.6克。加蔥白三莖,水煎,不拘時服。(《丹台玉案》羌蘇飲)

  ④治太陽經頭痛:防風0.6克,羌活0.6克,紅豆二個。為末,滴鼻內。(《玉機微義》)

  ⑤治頭風眩暈,悶起欲倒:川芎、羌活、蔓荊子、防風、白芷細辛藁本、石膏各等分。水煎服。(《醫學啟蒙》川芎羌活湯)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