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刺五加

刺五加

刺五加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刺五加 ciwujia

  【別名】刺楸樹根、刺拐棒、老虎鐐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英文名】Acanthopanacis Senticosi Radix Et Rhizoma Seu Caulis。

  【來源】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et Maxim.)Harms的根及根皮。

  【植物形態】落葉灌木,高達2米。莖通常密生細長倒刺。掌狀復葉,互生,葉柄具細刺或無刺,被疏毛或無毛,小葉5,小葉柄被褐色毛,小葉橢圓狀倒卵形至長圓形,先端漸尖或突尖,基部楔形,邊緣具尖銳重鋸齒或鋸齒,上面稍被短毛或無毛,下面沿脈上密生淡褐色毛。傘形花序頂生,花多而密,花萼綠色,花瓣5。核果漿果狀,近球形或卵形。

  【產地分布】生於山地林下及林緣。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地。

  【采收加工】人工栽培的分蘖株生長3~4年後采收,實生苗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采收。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或春季樹液流動前采收根、根莖,去掉泥土,切成長30~40厘米的段,曬干後捆成小捆,或切成長5厘米的小段,曬干後裝袋保存。有的地區於夏、秋季挖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干後,放干燥處貯存。

  【藥材性狀】根莖呈不規則圓柱形,直徑1.4~4.2厘米,有分枝,上端可見不定芽發育的細枝,下部與根相接,表面灰棕色,有縱皺,彎曲處常有密集的橫皺紋,皮孔橫長,微突起而色淡。根圓柱形,多分枝,直徑0.3~1.5厘米,表面縱皺明顯,皮孔可見。質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氣微香,味微辛,稍苦。

  【性味功能】性溫,味辛、微苦。歸脾經腎經心經

  【功效與作用】益氣健脾、補腎安神。屬補虛藥下分類的補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9~27克,治療脾腎陽虛、腰膝酸軟、體虛乏力、失眠、多夢、食欲不振。治跌打損傷:鮮刺五加根120克,土鱉蟲3克,酒煎內服;治腸風下血:刺五加、漏蘆根,炖豬大腸服。

  【藥理研究】毒性:皮下注射總苷LD50為14.5克/千克,總黃酮腹腔給藥LD50為89.8毫克/千克。刺五加有明顯鎮靜作用,能改善大腦的興奮、抑制過程,增強學習記憶力,提高工作效率;對心血管系統有作用;能抗腫瘤;具適應原樣作用和免疫調節作用。抗疲勞、耐缺氧、抗高低溫、抗放射、抗應激,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功能,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內分泌功能紊亂,減慢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及心肌耗氧指數,降低心肌氧利用率,可降低血壓,減少心梗的范圍,保護心肌缺血,止咳祛痰,增強代謝及促進組織再生,抗菌、抗病毒,具有解毒等作用。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有多種糖苷,有類似人參根中皂苷的生理活性。另含2,6-二甲氧基苯醌、白桦脂酸、肉豆蔻酸、咖啡酸、綠原酸、刺五加苷A、刺五加苷B(丁香苷)、刺五加苷C、刺五加苷D、刺五加苷E、刺五加酮等成分。

  【使用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小兒筋骨痿軟,行走較遲:五加皮9克,茜草木瓜牛膝各6克。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②治風濕疼痛:五加皮15克,水煎服,或加黃酒泡服。(《甘肅中草藥手冊》)

  ③治風濕關節炎,關節拘攣疼痛:a.五加皮9克,獨活6克,防風6克,桑枝9克,威靈仙9克,水煎服。(《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b.穿山龍白鮮皮、五加皮各15克,白酒泡24小時,日服10毫升。(《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④治腳氣浮腫:五加皮12克,黃芪30克。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⑤治水腫,小便不利:五加皮、陳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9克。水煎服。(《陝甘寧青中草藥》)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