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虎杖

虎杖

虎杖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虎杖 huzhang

  【別名】大葉蛇總管、山大黃、斑杖、酸湯桿、苦杖、黃藥子

  【英文名】giant knotweed rhizome。

  【來源】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根莖及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橫臥地下,木質,黃褐色,節明顯。莖直立,圓柱形,散生著多數紅色或帶紫色斑點,中空。單葉互生,闊卵形至近圓形,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楔形;托葉鞘膜質,褐色,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腋生;花梗較長,上部有翅;花小而密,白色,花被5片,外輪3片,背面有翅,結果時增大;雄花有雄蕊8枚;雌花子房上部有花柱3枚。瘦果卵形,具3稜,紅褐色,光亮,包在翅狀的花被中。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生於濕潤而深厚的土壤,常見於山坡山麓及溪谷兩岸的灌叢邊、溝邊草叢及田野路旁。分布於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均可采挖,除去須根、尾梢,洗淨後切片,曬干。

  【藥材性狀】圓柱形小段或片塊。外皮棕褐色,有縱皺紋及須根痕。根莖有節,節間長2~3厘米。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棕褐色,易與木部分離;木部占大部分,棕黃色,射線呈放射狀;根莖中央有髓,空洞狀。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微苦。歸肝經膽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利濕、散瘀止痛、止咳化痰。屬利水滲濕藥下分類的利濕退黃藥。

  【臨床應用】用量9~30克;外用適量,制成煎液或油膏塗。用治關節疼痛、經閉、濕熱黃疸、慢性支氣管炎、高血脂症、燙火傷、跌撲損傷等。

  【藥理研究】藥理實驗表明,本品能調節血脂,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並能改善高血脂動物的血液高黏狀態,使血黏度恢復正常,防治血栓的形成和血瘀症;並有抗肝損傷、抗休克、抗菌、鎮咳、降壓、平喘、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鎮靜、改善微循環的作用。

  【化學成分】含有蒽醌類衍生物,據分析總量可達2.1010,以游離型為主(1.4%),結合型含量較低(0.6%)。並含有芪類化合物芪三酚(即白藜蘆醇)及其苷芪三酚苷(即虎杖苷)等,含一定量的鞣質、多個黃酮類化合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層掃描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白藜蘆醇的含量,或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總蒽醌的含量(以大黃素計不得少於1.5%)。另含大黃酚、大黃素甲醚、6-羟基蘆荟大黃素、大黃酸、異槲皮苷、虎杖素、檸檬酸、蘋果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婦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產後瘀血血痛,及墜撲昏悶:虎杖根,研末,酒服:(《綱目》)

  ②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虎杖30克,雞眼草60克。每日1劑。(《全國中草藥資料選編》)

  ③治濕熱黃疸:虎杖、金錢草板藍根各30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④治痔瘡出血:虎杖、銀花、槐花各9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⑤治皮膚濕疹:虎杖、算盤子根各24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