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香附

香附

香附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香附 xiangfu

  【別名】莎草根、香附子、香頭草、雀頭香、雷公頭。

  【英文名】Nutgrass Galingale Rhizome、Rhizome of Nutgrass Galingale、Cyperus Rotundus。

  【來源】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莖。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莖長,先端具肥大紡錘形的根莖,外皮紫褐色,有棕毛或黑褐色毛狀物。莖銳三角形,基部呈塊莖狀。葉窄線形短於稈;鞘棕色,常裂成纖維狀。葉狀苞片2~5;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或復出,輻射枝3~10;穗狀花序輪廓為陀螺形;小穗3~10,線形,具花8~28朵;小穗軸具較寬的、白色透明的翅;鱗片覆瓦狀排列,膜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中間綠色,兩側紫紅色或紅棕色,具脈5~7條;雄蕊3,藥線形;花柱長,柱頭3。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三稜狀。花期6~8月,果期7~11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坡草地、耕地、路邊及水邊、濕地、河溝和沙地等。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用火燎去須根及鱗葉,沸水略煮或蒸透後曬干,也可不經火燎或蒸煮直接曬干,均稱“毛香附”;在放入竹籠中來回撞擦,或用竹篩去淨灰屑及須毛,即為“光香附”。

  【藥材性狀】紡錘形,或略彎曲,長2~3.5厘米,直徑0.5~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縱皺紋,並有明顯而隆起的環節6~10個,節長2~6毫米,節上有眾多朝向一方的棕色毛須,並殘留根痕;去淨毛須的較光滑,有細密的縱脊紋。質堅硬,蒸煮者斷面角質樣,棕黃色或棕紅色,生曬者斷面粉性,類白色;內皮層環明顯,中柱色較深,維管束點清晰可見。氣芳香特異,味微苦。

  【性味歸經】性平,味辛、微苦、微甘。歸肝經三焦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解郁、調經止痛。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煎湯內服。用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

  【藥理研究】揮發油及醇提取物對大鼠有顯著的鎮痛和解熱作用。有松弛平滑肌和雌激素樣作用,有抗炎、保肝利膽等藥理作用。還有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可促進離體脂肪組織的分解;有抗病原微生物、抗氧化和細胞凋亡作用。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約1%,油中含有多種倍半萜及其氧化物,還含有少量單萜化合物和考布松等。另含α-香附酮、β-蒎烯、丁香烯、桉葉素、香附子烯、香附醇、胡蘿卜苷、β-谷固醇、大黃素甲醚等成分。

  【使用禁忌】氣虛無滯者慎服;陰虛、血熱者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偏正頭痛:川芎60克,香附(炒)120克。上為末。以茶調服,得臘茶清尤好。(《澹寮方》)

  ②治吐血:香附(去毛)150克,甘草(锉,炙)3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6克,水一盞,煎取七分,去滓溫服。(《聖濟總錄》香草湯)

  ③治鼻衄:香附(為末),婦人發(燒灰),研勻,湯調方寸匕服。(《衛生易簡方》)

  ④治尿血:香附、地榆等分。各煎湯,先服香附湯三五呷,後服地榆湯。(《全生指迷方》)

  ⑤安胎:香附(炒去毛),為細末。濃煎紫蘇湯調下3克。(《中藏經》鐵罩散)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