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銀柴胡

銀柴胡

銀柴胡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銀柴胡 yinchaihu

  【別名】銀胡、銀夏柴胡、牛肚根、沙參兒、白根子。

  【英文名】Stellariae Radix。

  【來源】石竹科植物銀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株高20~40厘米,密被腺毛或柔毛。主根圓柱形,粗1~3厘米。莖直立,細長,節略膨大,節間長1~2厘米,由基部明顯多次二歧分枝,密被短柔毛。葉對生,無柄,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0.5~3厘米,寬1.5~4厘米,全緣。花單生於葉腋,直徑約3毫米,花梗長約2厘米,萼片5,長約4毫米,綠色,邊緣白膜質,花瓣5,白色,全緣,頂端2裂,雄蕊10,排成2列,花絲基部連合,黃色,子房上位,花柱3。蒴果近球形,成熟時頂端6齒裂,種子常1~2,橢圓形,黑褐色。花期6~7月。

  【產地分布】生於干燥草原及山坡懸崖石縫中。分布於甘肅、陝西、內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春、夏間植株萌發或秋後莖葉枯萎時采挖,栽培品於種植後第三年9月中旬或第四年4月中旬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沙,曬干。

  【藥材性狀】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40厘米,直徑0.5~2.5厘米。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有扭曲的縱皺紋和支根痕,多具孔穴狀或盤狀凹陷,習稱“砂眼”,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根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徑0.6~1.2厘米。表面淺棕黃色或淺黃棕色,縱皺紋細膩明顯,細支根痕多呈點狀凹陷。幾無砂眼。根頭部有多數疣狀突起。折斷面質地較緊密,幾無裂隙,略顯粉性,木部放射狀紋理不甚明顯。味微甜。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甘。歸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清虛熱,除疳熱。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斂肺澀腸藥。

  【臨床應用】用量3~1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小兒疳熱。

  【化學成分】銀柴胡根中含有菠菜甾醇,7-豆甾烯醇,銀柴胡環肽Ⅰ,豆甾醇,α-菠菜甾醇-葡萄糖甙,7-豆甾烯醇葡萄糖甙,β-谷甾醇、α-菠菜固醇、β-谷固醇、3,4-二甲氧基肉桂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外感風寒及血虛無熱者忌服。

  【配伍藥方】①治骨蒸勞熱:銀柴胡4.5克,胡黃連秦艽、鱉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1.5克。水二鐘,煎八分,食遠服。(《證治准繩》清骨散)

  ②治男婦虛勞發熱,或咳或不咳:銀柴胡、沙參各等分,每服6克,水煎服。(《本草匯言》)

  ③治溫證潮熱,身體枯瘦,皮膚甲錯,消瘦而不潤者:銀柴胡6克,鱉甲9克。水煎服。(《溫病指歸》銀甲散)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