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牛蒡子 niu bang zi
【別名】大力子、惡實、鼠粘子、鼠尖子。
【藥用部位】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L.的成熟果實。
【植物形態】二年生草本,高1~2米。根粗壯,肉質,圓錐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帶紫褐色,有縱條稜。基生葉大形,叢生,有長柄;莖生葉互生;葉片長卵形或廣卵形,先端鈍,具刺尖,基部常為心形,全緣或具不整齊波狀微齒,上面綠色或暗綠色,有疏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短茸毛。頭狀花序簇生於莖頂或排列成傘房狀,花序梗表面有淺溝,密生細毛;總苞球形,苞片多數,覆瓦狀排列,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先端鉤曲;花小,紅紫色,均為管狀花,兩性,花冠先端5淺裂;聚藥雄蕊5枚;子房下位,1室,花柱細長,柱頭2裂。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灰褐色,具縱稜,冠毛短刺狀,淡黃棕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常栽培;野生時,多生長於山野路旁、溝邊、荒地、山坡向陽草地、林邊和村鎮附近。分布於東北三省、華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割除地上部分或剪除果穗,曬干後打下果實,篩去泥土等雜質,再曬干。炒制:取淨牛蒡子,文火炒至微黃色、微鼓起而微有香氣即得。
【藥材性狀】瘦果呈長倒卵形,兩端平截,略扁,微彎,長5~7毫米,直徑2~3毫米。表灰褐色或淺灰褐色,具多數細小黑斑,並有明顯的縱稜線。頂端較寬,有一圓環,中心有點狀突起的花柱殘跡;基部狹窄,有圓形果柄痕。果皮較硬,果實折斷後可見子葉2片,淡黃白色,富油性。果實氣無;種子氣特異,味苦微辛,久嚼稍麻舌。以粒大、飽滿、色灰褐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寒,味辛、苦。歸肺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疏散風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屬解表藥下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用】煎湯內服,用量4.5~9克;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湯含漱。用於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麻疹、荨麻疹、腮腺炎、癰腫瘡毒等症;對猩紅熱的預防、面神經麻痺也有一定的療效。
【藥理研究】抗菌抗病毒;降血糖;降壓;抗腎病;輕度利尿,瀉下。據有關報道,牛蒡子苷元具有抗腎炎的作用;牛蒡子苷和拉帕酚A、C、F及牛蒡子牛蒡子苷元、粗提物等體外對人子宮癌細胞JTC-26及人正常胎兒成纖維細胞HE-1的增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與多種化療藥合用可減少或組織抗癌藥耐藥性的增加。
【化學成分】本品含新牛蒡乙素、牛蒡苷、牛蒡苷元、牛蒡酚、亞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糖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虛便溏者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風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牛蒡子一合,半生半熟,杵為末。熱酒調下3克。(《經驗方》)
②治痦疹不起透:牛蒡子(研細)15克。柽柳煎湯,調下立透。(《本草匯言》)
③治皮膚風熱,遍身瘾疹:牛蒡子、浮萍等分。以薄荷湯調下6克,日二服。(《養生必用方》)
④治風腫斑毒作癢:牛蒡子、玄參、僵蠶、薄荷各15克。為末,每服9克,白湯調下。(《方脈正宗》)
⑤治斑疹時毒及痄腮腫痛:牛蒡子、柴胡、連翹、川貝母、荊芥各6克。水煎服。(《本草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