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浮小麥

浮小麥

浮小麥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浮小麥 fuxiaomai

  【別名】浮麥。

  【英文名】Fructus Tritici Levis

  【藥用部位】為禾本科植物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干癟輕浮的干燥穎果。

  【植物形態】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稈直立,通常6~9節。葉鞘光滑,常較節間為短;葉舌膜質,短小;葉片扁平,長披針形,長15~40厘米,寬8~1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方圓形。穗狀花序直立;長3~10厘米;小穗兩側扁平,長約12毫米,在穗軸上平行排列或近於平行,每小穗具3~9花,僅下部的花結實;穎短,第1穎較第2穎為寬,兩者背面均具有銳利的脊,有時延伸成芒;外稃膜質,微裂成3齒狀,中央的齒常延伸成芒,內稃與外稃等長或略短,脊上具鱗毛狀的窄翼;雄蕊3;子房卵形。穎果長圓形或近卵形,長約6毫米,淺褐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產地分布】全國各地大量栽培。

  【采收加工】夏至前後,成熟果實采收後,取癟瘦輕浮與未脫淨皮的麥粒,篩去灰屑,用水漂洗,曬干。

  【藥材性狀】干癟穎果呈長圓形,兩端略尖,長約7毫米,直徑約2.6毫米。表面黃白色,皺縮。有時尚帶有未脫淨的外稃與內稃。腹面有一深陷的縱溝,頂端鈍形,帶有淺黃棕色柔毛,另一端成斜尖形,有臍。質硬而脆,易斷,斷面白色,粉性差。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性涼,味甘。歸心經

  【功效與作用】除虛熱、止汗。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虛熱藥,或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固表止汗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用量15~30克,或研末;止汗,宜微炒用。主治陰虛發熱、盜汗、自汗。

  【化學成分】主要含澱粉、蛋白質、糖類等成分。

  【使用禁忌】無汗而煩躁或虛脫汗出者忌用。

  【配伍藥方】①治盜汗及虛汗不止:浮小麥不以多少。文武火炒令焦,為細末,每服6克,米飲湯調下,頻服為佳。(《衛生寶鑒》獨聖散)

  ②治盜汗:用浮小麥一抄。煎湯。調防風末6克服。(《衛生易簡方》)

  ③治男子血淋不止:浮小麥加童便炒為末,砂糖煎水調服。(《奇方類編》)

  ④治髒躁症:浮小麥30克,甘草15克,大棗10枚。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 上一頁:
  • 下一頁:
    • 没有相关文章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