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瓦松 wasong
【別名】向天草、瓦花、瓦塔、天蓬草、石蓬花、狗指甲。
【英文名】Orostachyis Fimbriatae Herba。
【藥用部位】景天科植物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a(Turcz.)Berg.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二年生草本植物,基生葉蓮座狀排列,短。先端為白色附屬物,半圓形,邊緣有流蘇狀,中央有1針狀尖頭。莖生葉線形至倒卵形,長1.9~3厘米,寬0.2~0.5厘米,先端長尖。花莖高10~20(~40)厘米。總狀花序或圓錐狀花序。苞片線形,花梗長達1厘米。萼片長圓形,長1~3厘米,花瓣紅色或白色,長卵狀披針形或針形,雄蕊短於或幾與花瓣等長,花藥紫色。蓇葖果長圓形,種子多數,卵形。花期8~9月,果期9~20月。
【產地分布】生於海拔1600米(青海及甘肅可達3500)以下的屋頂瓦縫、牆頭、山坡石縫及長苔藓的樹干上。分布於全國各省區。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花開時采收,除去根及雜質,曬干。
【藥材性狀】莖呈細長圓柱形,長5~27厘米,直徑2~6厘米。表面灰棕色,具多數突起的殘留葉基,有明顯的縱稜線。葉多脫落.破碎或卷曲,灰綠色。圓錐花序穗狀,小花白色或粉紅色,花梗長約5毫米。體輕,質脆,易碎。氣微,味酸。
【性味歸經】性涼,味酸、苦。歸肝經、肺經、脾經。
【功效與作用】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屬清熱藥分類下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5~15克;搗汁;或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或研末調敷。用治血痢,便血,痔血,瘡口久不愈合。
【藥理研究】具有強心作用。毒性測試:小鼠腹腔注射流浸膏50~100克生藥1千克可以致死,豚鼠腹腔注射50克生藥1千克亦引起死亡。
【化學成分】瓦松全草含槲皮素,槲皮素-3-葡萄糖甙,山奈酚,山奈酚-7-鼠李糖甙,山奈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及草酸,晚紅瓦松含草酸。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者忌用。
【配伍藥方】①治肺熱喘咳:鮮瓦松60~90克。煎水加少許白糖,連渣服。(《四川中藥志》1982年)
②治乳糜尿:瓦松6克。煎水適量,白糖沖服。[《山東中醫雜志》1988,7(4):51]
③治急性無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瓦松60克,麥芽30克,垂柳嫩枝9克。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④治痔瘡:a.鮮瓦松,煎水熏洗患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b.治痔瘡腫痛出血:瓦松18克,二花、連翹各6克,薏苡仁24克。水煎服。(《中藥臨床手冊》)
⑤治燙傷火泡:瓦松、生柏葉。同搗敷,干者為末。(《醫方摘要》)
⑥治牙龈腫痛:瓦松、白礬等分。水煎漱之。(《摘玄方》)
⑦治濕疹:瓦松(曬干)、燒灰研末,合茶油調抹,止痛止癢。(《泉州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