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木賊

木賊

木賊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木賊 muzei

  【別名】锉草、筆頭草、節節草、無心草、筆管草。

  【英文名】Equiseti Hiemalis Herba

  【藥用部位】木賊科植物木賊Equisetum hiemaleL的全草。

  【植物形態】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黑色。地上莖直立,高50~100厘米,單一不分枝或於基部簇生,中空,具稜20~30條,脊上有疣狀突起2行,觸之有粗糙感。溝中有氣孔線。葉鞘筒貼於莖上,灰綠色,頂部與基部有二黑色圈,鞘齒頂部尾尖早落,呈鈍頭,鞘片背上有2條稜脊,形成淺溝。夏日於莖頂抽出孢子囊穗。孢子囊穗長圓形,無柄,具小尖頭,由許多輪狀排列的六角形盾狀孢子葉組成,沿孢子葉邊緣生數個孢子囊;孢子圓球形,有2條彈絲,十字形著生,卷繞在孢子上。

  【產地分布】生於海拔500~2950米的林下濕地、山谷溪邊、溝旁及雜草地。分布於東北三省、內蒙古、陝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及時曬干或陰干。

  【藥材性狀】帶有鞘狀葉的莖長管狀,節明顯,不分枝,長20~60厘米,直徑2~6毫米;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縱稜20~30條,在擴大鏡下可見每稜有2條疣狀突起,觸之有粗糙感;節部有鞘狀葉,完整的鞘筒基部棕黑色,中部灰色,上部棕灰色,莖基部的鞘狀葉全為棕黑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周邊有多數近圓形的小空腔。氣無,味甘淡,微澀,嚼之有沙石感。以莖粗長、色綠、質厚、不脫節者為佳。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苦。歸肺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疏風散熱、退翳、止血。屬解表藥下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用】用於目赤腫痛、目生雲翳、迎風流淚、喉痛、癰腫、便血、血痢、脫肛、崩漏。內服,煎湯,用量3~9克。

  【藥理研究】具有持久性的降壓作用;有明顯增強戊巴比妥鈉的中樞抑制作用。可提高電擊驚厥的阈值,制止癫痫樣發作;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對實驗性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縮短血凝及出血時間;在體外有廣泛的抑菌作用,並有抗病毒活性。抗瘧。木賊有擴張外周血管作用和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所含脂肪酸及酯有鎮痛作用;醇提物低濃度興奮回腸,高濃度抑制。

  【化學成分】本品含山柰素、棉花皮異苷、琥珀酸、延胡索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脾胃虛寒者忌用。

  【配伍藥方】①治目昏多淚:木賊(去節)、蒼術(泔浸)各30克。為末,每服6克,茶調下。或蜜丸亦可。(《聖惠方》)

  ②治風寒濕邪,欲發汗者:木賊(去節)30克,生姜蔥白各15克。水煎熱飲,即汗。(《聖惠方》)

  ③治咽喉紅痛:鮮木賊搗絞汁調蜜服。(《泉州本草》)

  ④治腸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木賊、枳殼各60克,干姜30克,大黃0.3克。四味锉,炒黑色存三分性,搗羅,溫粟米飲調,食前服6克,甚效。(《本草圖經》)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