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合歡花

合歡花

合歡花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合歡花 hehuamhua

  【別名】合歡米、夜合花、夜合米。

  【英文名】Albiziae Flos。

  【藥用部位】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初開放的花序或花蕾。前者習稱“合歡花”,後者習稱“合歡米”。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株高16米,樹皮灰褐色,不裂或淺裂。小枝綠棕色,皮孔明顯。羽片4~12對,小葉10~30對,鐮刀形或長圓形,長6~12毫米,寬1~4毫米,先端銳尖,基部截形,中脈極明顯偏向葉片的上側,全緣,有夜晚閉合現象,托葉線狀披針形,早落。頭狀花序多數,生於新枝的頂端,成傘房狀排列。小花粉紅色,連同雄蕊長25~50毫米。萼版5裂,鐘形,長約3毫米。花冠長為萼管的2~3倍,淡黃色,漏斗狀,頂端5裂。雄蕊多數,花絲多數,花絲基部連合,花藥小,2室,子房上位,花柱絲狀,與花絲等長,粉紅色。莢果,扁平,帶狀,長8~10厘米,寬1.2~2.5厘米。種子8~14,扁平,橢圓形。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生於山谷、平原或栽培於庭園中。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及遼寧、河北、河南、陝西。

  【采收加工】夏季花開放時擇晴天采收或花蕾形成時采收,攤於竹匾內迅速曬干,2~3天後花由紅白色轉變成黃褐色即可。

  【藥材性狀】合歡花:頭狀花序,皺縮成團。總花梗長3~4cm,有時與花序脫離,黃綠色,有縱紋,被稀疏毛茸。花全體密被毛茸,細長而彎曲,長0.7~1厘米,淡黃色或黃褐色,無花梗或幾無花梗。花萼筒狀,先端有5小齒;花冠筒長約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針形;雄蕊多數,花絲細長,黃棕色至黃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離,伸出花冠筒外。氣微香,味淡。合歡米:米略棒槌狀,形細長而彎曲。表面淡黃褐色。花萼和花冠筒上端均5裂;雄蕊多數,花絲極細,下部合生,上部分離,呈錯綜交織狀,而包被於花冠內。氣微香。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心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解郁安神。屬安神藥下屬分類的養心安神藥。

  【臨床應用】用量5~1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夜眠不安、抑郁不舒、神經衰弱、食欲不振、跌打損傷、視物不清等症。

  【藥理研究】抑制神經中樞。

  【化學成分】花中鑒定了25種芳香成分,主要芳香成分為反-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芳樟醇(linalool),異戊醇(isopentanol),α-羅勒烯(a-ocimene)和2,2,4-三甲基噁丁烷(2,2,4- trimethylixetane)等。此外,還含矢車菊素-3-葡萄糖甙(cyanidin-3-glucoside)。

  【使用禁忌】陰虛津傷者慎用。

  【配伍藥方】①治神煩不寧,抑郁失眠:合歡花、柏子仁各9克,白芍6克,龍齒15克,琥珀粉3克(分2次沖服),煎服。(《安徽中草藥》)

  ②治濕濁中阻,食欲不振:合歡花、扁豆花、厚樸花各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③治腰腳疼痛久不瘥:合歡花120克,牛膝(去苗)30克,紅藍花30克,石鹽30爽,杏仁(湯浸去皮,麸炒微黃)15克,桂心30克。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聖惠方》夜合花丸)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