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地楓皮 difengpi
【別名】地楓、南寧地楓皮。
【英文名】Illicii Cortex。
【藥用部位】木蘭科植物地楓皮Illicium difengpi K.I.B.et K.I.M.的干燥樹皮。
【植物形態】常綠灌木。高1~3米,全株具芳香氣味。根圓柱形,外皮暗紅棕色,內皮紅棕色。葉常3~5片聚生於枝頂或節上;葉片革質或厚革質,有光澤,倒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頂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全緣。花紅色,單生或2~4朵簇生於枝頂或腋生;花被片15~20;雄蕊21~23枚;開花時心皮常為13枚,離生,輪列,頂端彎曲。聚合果常由9~11個瞢葵組成。種子扁卵形,黃色,光亮。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生於石灰巖山地疏林。分布於廣西西南部。
【采收加工】春、秋季剝取樹皮,曬干。
【藥材性狀】卷筒狀或槽狀,長5~15厘米,直徑1~4厘米,厚0.2~0.3厘米。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有的可見灰白色地衣斑,粗皮易剝離或脫落,脫落處棕紅色。內表面棕色或棕紅色,具明顯的細縱皺紋。質松脆,易折斷,斷面顆粒狀。氣微香,味微澀。
【性味歸經】性溫,味澀、微辛,有小毒。歸膀胱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祛風除濕、行氣止痛。屬祛風濕藥下屬分類的祛風濕強筋骨藥。
【臨床應用】用量6~9克,水煎服。用治風濕痺痛、腰肌勞損。
【藥理研究】鎮痛實驗結果表明,地楓皮能明顯抑制小鼠核醋酸所致的扭體反應,並能提高小鼠對光輻射熱的痛閥百分率。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主要為α-蒎烯、β-蒎烯、莰烯等44種化合物。另含槲皮苷、6-對香豆酰基苷、樟烯、1,8-桉葉素、芳樟醇、黃樟醚、樟腦、乙酸龍腦酯、月桂烯等成分。
【使用禁忌】孕婦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氣滯腹痛:地楓皮10克。切碎,水煎,去渣,取汁,溫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②治風濕癬痛:地楓皮適量。水煎,去查,取汁,用藥汁清洗患處。不拘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