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苦楝皮

苦楝皮

苦楝皮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苦楝皮 kulianpi

  【別名】川楝皮、楝木皮、楝皮、楝根皮、苦楝根皮。

  【英文名】Meliae Cortex。

  【藥用部位】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樹皮及根皮。

  【植物形態】喬木。樹皮灰褐色,有縱溝紋,幼嫩部分密被星狀鱗片。2回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片長卵圓形;花淡紫色或紫色;花萼及花瓣均為5~6,花盤環狀;雄蕊數為花瓣的2倍,花絲連合成一管;雌蕊1枚,子房上位,瓶狀,6~8室。核果橢圓形或近球形,黃色或黃棕色;種子3~5粒;種子扁平長橢圓形,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產地分布】生於疏林潮濕處,分布於四川、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剝取皮曬干,或除去粗皮曬干。

  【藥材性狀】樹皮稍呈槽狀,少數呈卷筒狀。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縱裂紋及細的橫紋,可見橫向皮孔。除去粗皮者淡黃色,內表面黃白色。質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呈層片狀,可剝離。無臭,味苦。根皮全形狹長,不規則條塊狀、卷筒狀、槽狀、厚2~3毫米,木栓層常呈鱗片狀,剝落後呈磚紅色。余同樹皮。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歸胃經脾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驅蟲、療癬。屬驅蟲藥。

  【臨床應用】用量4.5~9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患處。用治蛔蟲和蛲蟲病、蟲積腹痛;外治疥癬瘙癢。

  【藥理研究】具有驅蟲作用;抑制呼吸中樞;影響神經肌肉傳遞功能;對肉毒中毒具有治療作用,可影響心肌電和機械特性。對實驗性曼氏血吸蟲病有一定療效。

  【化學成分】含有苦楝素及川楝素、苦楝酮、苦楝內酯、苦楝萜酮內酯、苦洛內酯、山柰酚、苦楝子三醇及鞣質。另外,含β-谷甾醇、正三十烷及水溶性成分。

  【使用禁忌】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續和過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性,服藥中毒後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痛等症狀。嚴重中毒,可出現內髒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樞麻痺,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配伍藥方】①治鉤蟲病:苦楝皮(去粗皮)5000克,加水25000毫升,熬成5000毫升;另用石榴皮24克,加水2500毫升,熬成1000毫升。再把兩種藥水混合攪勻,成人每次服30毫升。(《湖南藥物志》)

  ②治痢疾:苦楝樹皮12克,骨碎補9克,荊芥6克,青木香6克,檵木花9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③治蟲牙痛:苦楝樹皮水煎漱口。(《湖南藥物志》)

  ④治疥瘡風蟲:苦楝根皮、皂角(去皮,子)各等分。為末,豬脂調塗。(《奇效良方》)

  ⑤治頑固性濕癬:苦楝根皮,洗淨曬干燒灰,調茶油塗抹患處,隔日洗去再塗,如此三四次。(《福建中醫藥》1959,(2),43)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