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九香蟲

九香蟲

中藥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九香蟲 jiuxiangchong

  【別名】臭屁蟲、屁板蟲、瓜黑蝽、黑兜蟲、瓜黑蝽。

  【英文名】Aspongopus。

  【藥用部位】蝽科昆蟲九香蟲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蟲體。

  【動物形態】全蟲六角狀橢圓形而扁平,紫黑色帶銅色光澤。頭小,略呈三角形,復眼突出,卵圓形,單眼1對。喙較短,觸角5節。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規則橫皺紋。翅2對,前翅為半鞘翅,棕紅色,翅末1/3為膜質。足3對,褐色,以後足最長。腹面密布細刻及皺紋,後胸膜板前緣區有2個臭孔,能由此放出臭氣。

  【產地分布】成蟲常在土塊、石塊下及石縫中越冬,每年3月飛出。分布於我國西南、華南、華東地區與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捕捉。置適宜容器內,用酒少許將其悶死,取出陰干;或置沸水中燙死,取出,干燥。

  【藥材性狀】本品呈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6~2厘米,寬約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小,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眼突出,卵圓狀,單眼l對,觸角1對各5節,多已脫落。背部有翅2對,外面的l對基部較硬,內部1對為膜質,透明;胸部有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近邊緣處有突起的小點。質脆,折斷後腹內有淺棕色的內含物。氣特異,味微成。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鹹。歸肝經脾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行氣止痛、溫腎壯陽。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湯;或入散劑,0.6~1.2克。一般炮制後用。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脹痛以及腎陽不足之腰痛、陽痿。

  【藥理研究】實驗表明,九香蟲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具有較強的纖溶作用和鎮痛作用。九香蟲的抗癌、抑癌元素錳和鎂含量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化學成分】含脂肪、蛋白質、甲殼質等。脂肪中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

  【使用禁忌】陰虛內熱者禁服。

  【配伍藥方】①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半生半熟)30克,車前子(微炒)12克,陳皮12克,白術15克,杜仲(酥炙)24克。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5克,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攝生眾妙方》烏龍丸)

  ②治慢性肝炎之脅痛:九香蟲150克,參三七200克,炙全蠍100克,研極細末,水泛為丸如蘇子大。每服1.5克。早、晚各1次,開水送下。(《蟲類藥的應用》寧痛丸)

  ③治喘息型慢性氣管炎:將九香蟲用火焙焦,研成粉與雞蛋攪勻,再用芝麻油或棉油煎雞蛋(不用豬油),每日1次,每次用雞蛋、九香蟲各1個。服藥期間,忌食豬油和吸煙。[《河南中醫學院學報》1979,(4):66]

  ④治血管瘤:九香蟲若干只,以鑷子兩把,一把夾住九香蟲前半部,另一把夾破蟲體尾部,擠出其腹腔內容物,塗在血管瘤上。視血管瘤面積的大小,塗布均勻為度,每日3~4次,連用數日[《中醫雜志》1987,(1 1):40]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