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槟榔 binglang
【別名】槟榔子、大腹子、賓門、橄榄子、青仔、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玉。
【英文名】Arecae Semen
【藥用部位】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莖干直立,不分枝,葉叢生於莖頂端;羽狀復葉,葉軸三菱形,具長葉鞘。花單性同株,肉穗花序生於最下部葉的葉鞘束下,多分枝,成圓錐狀,苞片大,佛焰苞狀,雄花小而多,無柄,生於分枝的上部,萼片3,極小,花瓣3;雄蕊6枚,退化雄蕊3枚;雌花較大而少,無柄,生於分枝的下部,萼片及花瓣各3,退化雄蕊6枚,子房上位,1室。堅果。
【生境分布】均為栽培。分布於廣東、海南、福建、台灣、廣西等地。
【采收加工】冬、春季果實成熟時采收,剝去果皮,取出種子曬干。
【藥材性狀】扁球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棕色或淡紅棕色,具稍凹的網狀溝紋,底部中心有圓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一明顯疤痕狀種臍。質堅硬,斷面可見棕色種皮與白色胚乳相間的大理石花紋。氣微,味澀、微苦。
【性味歸經】味苦、辛,性溫。歸胃經、大腸經。
【功效與作用】驅蟲、消積、下氣、行水。屬驅蟲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煎服。用治絛蟲、蛔蟲、姜片蟲病;蟲積腹痛、積滯瀉痢、裡急後重、水腫腳氣、瘧疾。驅絛蟲、姜片蟲:30~60克。
【藥理研究】驅蟲;興奮膽鹼受體;抗病原微生物;抗高血壓;抗癌。
【化學成分】種子含總生物鹼0.3%~0.6%,主要為槟榔鹼,及少量的槟榔次鹼,去甲基槟榔鹼,去甲基槟榔次鹼,異去甲基槟榔次鹼,槟榔副鹼,高槟榔鹼、硬脂酸、肉豆蔻酸、左旋表兒茶精、鞣質、原矢車菊素A-1等成分,大多與鞣酸結合形式存在。還含鞣質約15%,內有右旋兒茶精,左旋表兒茶精,原矢車菊素A-1,B-1和B-2以及稱為槟榔鞣質A、B的兩個系列化合物,這兩個系列均系原矢車菊素的二聚體、三聚體、四聚體、五聚體。
【使用禁忌】氣虛下陷者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諸蟲在髒,久不瘥者:槟榔(炮)15克為末。每服6克,以蔥、蜜煎湯調服3克。(《聖惠方》)
②治蛔蟲攻痛:槟榔60克。酒二盞,煎一盞,勻二次服。(《食物本草》)
③治食積滿悶成痰涎嘔吐:槟榔、半夏、砂仁、蘿卜子、麥芽、干姜、白術各6克。水煎服。(《方脈正宗》)
④治心脾疼:高良姜、槟榔等分(各炒)。上為細末,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⑤治聤耳出膿:槟榔研末吹之。(《鮑氏小兒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