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中藥網 >> 中藥名稱 >> 柴胡

柴胡

柴胡  【中藥名柴胡 chaihu

  【別名】紅柴胡、南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英文名】Radix Bupleuri。

  【藥用部位】傘形科植物狹葉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根(習稱“南柴胡”),或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的根(“習稱北柴胡”)。(本文以南柴胡為例)

  【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長,少分枝。莖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彎曲。葉互生,線形或狹線形,長7~17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具短芒,基部漸狹,有5~7條縱脈,具白色骨質邊緣。復傘形花序多數,集成疏松圓錐花序;總苞片1~3,條形;傘幅3~8,弧曲;小總苞片5,狹披針形,緊貼小傘;花梗6~15;花黃色。雙懸果寬橢圓形,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稜粗鈍凸出。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產地分布】生於沙質草原、沙丘草甸及陽坡疏林下。主產於湖北、四川、安徽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泥沙,干燥。

  【藥材性狀】根較細,圓錐形,頂端有多數細毛狀枯葉纖維,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頭處多具細密環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略平坦,不顯纖維性。具敗油氣。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歸肝經膽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和解表裡、疏肝、升陽。屬解表藥下屬分類的辛涼解表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用治感冒發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不調、子宮脫垂、脫肛。

  【藥理研究】藥理試驗證明,柴胡具有抗炎、解熱、鎮靜、鎮痛、鎮咳及抗驚厥作用;可減輕肝損傷和促進膽汁分泌;具有降血壓、降低血清膽固醇以及溶血作用;具有抗潰瘍、抗菌、抗病毒、抗腫瘤、升高血糖、降低血中脂肪含量、抗輻射損傷等作用。有毒性。

  【化學成分】本品主要含戊酸、亞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柰酚、山柰苷、槲皮素、芸香苷、香橙烯、龍腦、大葉柴胡皂苷Ⅱ、桃金娘醇、α-菠菜固醇、去葡萄糖基柴胡皂苷α、柴胡皂苷等成分。另含春福壽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真陰虧損,肝陽上亢及肝風內動之證禁服。

  【配伍藥方】①治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柴胡3~9克,防風3克,陳皮4.5克,芍藥6克,甘草3克,生姜三五片。水一鐘半,煎七八分。熱服。(《景岳全書》正柴胡飲)

  ②治瘧疾,寒多熱少,腹脹:柴胡、半夏厚樸、陳皮各6克。水二碗、煎八分。不拘時候服。(《本草匯言》)

  ③治脅肋疼痛,寒熱往來:柴胡6克。川芎枳殼(麸炒)、芍藥各4.5克,甘草(炙)1.5克,香附4.5克。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前服。(《景岳全書》柴胡疏肝散)

  ④治黃疸:柴胡(去苗)30克,甘草0.3克。上都細锉作一劑,以水一碗,白茅根一握,同煎至七分,絞去滓。任意時時服,一日盡。(《孫尚藥方》)

  ⑤治積熱下痢不止:柴胡、黃芩各12克。水煎服。(《聖惠方》)

  相關推薦文章

  柴胡的鑒別方法

  柴胡炮制方法與標准

  柴胡種植技術與栽培管理

  柴胡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柴胡水提物


  • 上一頁:
  • 下一頁:
  • 神農中藥網 www.yesa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