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橘核 juhe
【別名】橘子仁、橘子核、橘米、橘仁。
【英文名】Citri Reticulatae Semen。
【藥用部位】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種子。
【植物形態】小喬木,枝葉密茂,刺多,徒長枝的刺長達8厘米。葉色濃綠,質地頗厚,翼葉倒卵形,基部狹尖,長1~3厘米,寬0.6~1.5厘米,或個別品種幾無翼葉。總狀花序有花少數,有時兼有腋生單花,有單性花傾向,即雄蕊發育,雌蕊退化;花蕾橢圓形或近圓球形;花萼5或4淺裂,有時花後增厚,無毛或個別品種被毛;花大小不等,花徑2~3.5厘米;雄蕊20~25枚,通常基部合生成多束。果圓球形或扁圓形,果皮稍厚至甚厚,難剝離,橙黃至朱紅色,油胞大小不均勻,凹凸不平,果心實或半充實,瓢囊10~13瓣,果肉味酸,有時有苦味或兼有特異氣味;種子多且大,常有肋狀稜,子葉乳白色,單或多胚。花期4~5月,果期9~12月。
【產地分布】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果實成熟後收集,洗淨,曬干,除去雜質,用時搗碎。
【藥材性狀】略呈卵形,長0.8~1.2厘米,直徑0.4~0.6厘米。表面淡黃白色或淡灰白色,光滑,一側有種脊稜線,一端鈍圓,另端漸尖成小柄狀。外種皮薄而韌,內種皮菲薄,淡棕色,子葉2,黃綠色,有油性。氣微,味苦。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理氣,散結,止痛。屬收澀藥下屬分類的斂肺澀腸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疝氣疼痛,睾丸腫痛,乳癰乳癖。
【藥理研究】1.解熱,用橘核煎劑給實驗性發熱的家兔灌胃(10克/公斤體重),有一定的解熱作用,但較安基比林緩慢。2.對平滑肌,用橘核煎劑及浸劑對家兔的腸肌和子宮均有興奮作用。3.抑菌,在抑菌試驗中,對結核桿菌中度敏感。4.鎮痛,用橘核對小白鼠(當用10克/公斤劑量時)未見有直接的鎮痛作用。
【化學成分】各種橘核都含脂肪油、蛋白質,其苦味成分為黃柏內酯和鬧米林。
【使用禁忌】體虛患者慎服。
【配伍藥方】①治㿗疝,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引臍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或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則成癰潰爛:炒橘核、海藻、昆布、海帶、炒川楝子、桃仁(麸炒)各一兩,厚樸(姜汁炒)、木通、枳實(麸炒)、炒延胡索、桂心、木香各半兩。為細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腹鹽酒或鹽湯送下。(《濟生方》橘核丸)
②治癀疝腫痛之初起者:橘核一錢半,桃仁五十枚,栀子一錢,川烏、吳茱萸各五分。各炒,為粗末,水煎服。(《雜病源流犀燭》)
③治婦女乳房起核,乳癌初起:青橘葉、青橘皮、橘核各15克。以黃酒與水合煎,每日2次溫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④治腰痛:杜仲(炒)、橘核(炒)。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餞,不拘時,用鹽酒調服。(《奇效良方》立安散)
⑤治腰痛經久不瘥:橘核(炒)、茴香(炒)、胡蘆巴(炒)、巷茼子(炒)、破故紙(炒)、附子(炮),各等分。上為細末,酒煮麸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30~40丸,食前用鹽湯送下。(《奇效良方》)
⑥治打撲腰痛,瘀血積蓄,痛不可忍:用橘核炒去皮,研細,每服二錢,灑調下。或用豬腰子一枚,去筋膜,破開入藥,同蔥白、茴香、鹽,以濕紙包,煨熟,嚼下,溫酒送之。(《赤水玄珠》橘核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