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瘡是一種累及全身皮膚和粘膜的慢性、多發性甚則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內大疱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其主要症狀為在紅斑或外觀正常皮膚粘膜上反復發生松弛薄壁水疱,尼氏征陽性 [1] 。組織病理為:表皮內裂隙和水疱,棘層細胞松解 [2] 。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天疱瘡”、“火赤瘡”相類似 [3] 。如《外科大成》記載:“天疱瘡者,初來白色燎漿水疱,小如芡實,大如棋子,延及遍身,疼痛難忍”。又如《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記載:“初起小如芡實,大如棋子,燎漿水疱,色赤者為火赤瘡;若頂白根赤名天疱瘡。視延及遍身,熱疼痛,未破不堅,疱破毒水津爛不臭”。我院皮膚科近半年分別收治2例重症天疱瘡患者,運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取得了滿意療效,現體會如下。
1 病例資料
例1,患者,女,48歲,於2002年10月30日因全身皮膚起水疱,易破,反復發作在當地治療8個月,加重半月轉入我科。專科檢查:頸部、胸部、背部、腹部及四肢見約2cm×2cm~20cm×40cm大小不等的糜爛面,滲液較多,尼氏征陽性,伴口腔潰破,疼痛難忍,頭部見約錢幣大小糜爛面多處,部分融合,上覆黃褐色痂,口腔頰粘膜處見3處蠶豆大小的糜爛面,家族無類似病史。實驗室檢查:WBC15.6×10 9 /L,N85%,L15%,血漿蛋白、肝、腎功能,生化全項均正常。胸片、腹部B超、心電圖均無異常。中醫診斷:天疱瘡(心火脾濕型);西醫診斷:重症尋常型天疱瘡。治療:地塞米松15mg,靜滴,每日1劑;頭孢曲松鈉2g,靜滴,每日1次;中藥擬“清熱解毒,瀉心涼血,清脾除濕”法,方用解毒涼血湯、清脾除濕飲加減:生地15g,金銀花15g,蓮子心10g,白茅根15g,天花粉15g,地丁15g,炒栀子12g,生石膏30g,黃連8g,大青葉20g,赤茯苓15g,生白術10g,藏青果10g,生大黃10g,甘草6g,水煎,每日1劑,每日3次服。另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泡浴,每日1次,每次10min,局部用本院自制的黃連膏外敷。治療期間隨時觀察患者的血壓、大便潛血及血電解質變化,以及時調整用藥。治療1周未見新水疱出現,原糜爛面縮小、干燥。地塞米松減為10mg,靜滴,每日1次,維持1周,在密切觀察皮損變化情況下逐漸減少地塞米松用量。患者住院治療27天,皮損消退,僅留有褐色色沉斑,出院時改用強的松30mg,口服,每日1次,2周後用10mg維持量;中藥改用益氣養陰,清除余毒。方用解毒養陰湯加減:沙參30g,石斛9g,玄參20g,玉竹15g,生黃芪15g,丹參15g,銀花15g,公英15g,赤伏苓12g,每日1劑,每日3次服,連服20天痊愈至今未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