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世醫得效方·卷十七一口病》
【配方】黃柏25克,螺青10克。
【制法】將上藥研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斂瘡生肌。
【適應證】治口瘡,臭氣瘀爛,久而不愈。
【用法】睡覺前取3克含於舌下,咽津。
【來源二】《清官配方集成·瘡瘍方》
【配方】香油110克(用麻仁49粒入油,熬枯去麻仁,濾淨貼之不疼),松香290克(入蔥管煮拔7次為度),銅綠75克,大豬膽3個。
【制法】先將松香入油溶化,再下各藥,熬勻,搗千余下,放水中,用手扯拔,愈扯愈綠,收之。
【功效與作用】拔膿散毒,消腫止痛。
【適應證】蟮拱頭(疖瘡形似曲蟮拱頭之狀者)時發時愈,疔瘡已破,及無名腫毒。
【用法】每次用適量,外塗患處。
【禁忌】本方外用,嚴禁內服。
【來源三】《證治准繩·瘍病·卷三·瘰疬馬刀》
【配方】大黃、黃連、黃芩、黃柏、玄參、木鱉子各10克,香油200克,松香100克,豬膽汁20克,銅綠30克。
【制法】先將香油放入鍋中煮沸,然後將前6味放入鍋中煎炸直至鍋中藥物變為焦黃色,濾出藥渣,再放入松香熬制成膏狀,待鍋中藥物稍涼再放入豬膽汁、銅綠,攪拌均勻收膏。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消瘰散結。
【適應證】瘰疬重重疊起,腫痛不可忍,口渴生痰,使用蟾酥膏後,輔助外用。
【用法】先用火針刺入核中,不可透底,然後將蟾酥膏填於針孔中,再在外面敷上綠雲膏。
【禁忌】體質虛弱者及虛寒證慎用。外用,禁內服。
【說明】若瘡口長期不干可加入乳香、沒藥、輕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