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瑞竹堂經驗方·卷五·來蘇膏》。
【配方】皂角(用好肥者,無蟲蛀,去皮弦)500克。
【制法】將皂角去皮弦切碎,用酸漿水一大碗,春秋三、四日,冬浸七日,夏浸一、二日,揉取淨漿。
【功效與作用】開竅醒神。
【適應證】治遠年日近風痫心恙,中風,涎沫潮閉,牙關不開,破傷風搐,並皆治之。
【用法】酌情頻服。
【說明】此方亦載於:①《普濟方·卷一百·諸風門·痫(附論)》。②《張氏醫通·卷十四·專方·狂門》。③《奇效良方·卷三》。
【來源二】《古今醫統大全·卷四十九·藥方》。
【配方】皂莢(肥大不蛀者,去皮、子,淨500克,切碎,用酸漿水2碗,春浸3日,夏浸2日,冬浸7日,揉取淨漿,去渣)250克。
【制法】上以淨漿入砂鍋內,文武火熬,以槐柳枝條攪,熬如膏取出,攤在紙上陰干。用時取手大一塊,溫漿水化在盞內,扶病患坐定,用竹筒盛藥水,吹在病患左右鼻內,良久涎出,效。
【功效與作用】醒神開竅。
【適應證】治遠年近日心風卒倒,悶狂風痫,中風痰潮,牙關緊閉,及破傷風並治。
【用法】欲要涎止,以溫鹽湯服1~2口便止。
【禁忌】虛證不宜。忌雞、魚、生冷、面、蒜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