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良朋匯集經驗神方·卷四·小兒吐瀉》
【配方】木鱉子10克,杏仁、桃枝、柳枝各40克,芝麻油200克,鉛丹30克,乳香、沒藥、麝香各5克。
【制法】將香油放入銅鍋中,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然後放入除鉛丹、乳香、沒藥、麝香外的藥物煎炸至焦黃色後濾除藥渣,然後再放入鉛丹,用槐枝、桃枝攪拌,待到槐枝、桃枝變為炭即可,然後停火,最後放入乳香、沒藥、麝香,逐漸形成稠膏狀、和勻收膏,裝入瓶中,放入冷水中去火毒。
【功效與作用】溫中散寒,健脾止瀉。
【適應證】小兒脾胃虛寒所致的瀉痢。
【用法】直接將膏藥攤於狗皮上,然後貼於肚臍即可。
【來源二】《萬病回春·卷三一痢疾》
【配方】乳香、沒藥各300克,木鱉子50克,杏仁100克。
【制法】先用香油4200克將木鱉子炸枯,待其浮起,過濾去渣,下飛過黃丹18克,用槐枝不住手攪,以滴水成珠為度,退火,再入乳香、沒藥,加麝香(現用人工麝香)6克攪勻,膏成,埋地下退火毒。
【功效與作用】行氣止痛,利腸止痢。
【適應證】瀉痢。
【用法】取適量,攤塗在狗皮上,貼臍上。
【注意】方中木鱉子、黃丹均有毒,不可輕易使用。
【來源三】《良朋匯集經驗神方·卷三·膏藥門》
【配方】秦艽、三稜、莪術、蜈蚣、槐枝、阿膠各50克,當歸、大黃、黃連、巴豆、阿魏、蘆荟各30克,穿山甲、全蠍、木鱉子、冰片、乳香、沒藥各20克,香油1500克,鉛丹150克,麝香(現用人工麝香)10克。
【制法】先將鉛丹、阿魏、蘆荟、阿膠、乳香、沒藥、冰片、麝香搗研為細末備用,麻油入銅鍋中浸泡余藥(春季5天,夏季3天,秋季7天,冬季10天),然後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用槐樹枝攪拌,樹枝變為炭狀、藥物變為焦黃色時,濾出藥渣,將變為炭狀的藥渣及槐樹枝一起搗研為粉末,與先前制備好的細末一起放入鍋中,再煎,直至成稠膏狀,攪拌和勻收膏,盛於瓷器中保存,置於水中以退其火毒。
【功效與作用】活血通經,消瘀散結。
【適應證】痞塊、氣塊,及身體口內生疳瘡等症。
【用法】取膏適量,攤塗於狗皮上,貼患處,1張可貼120天。
【禁忌】使用時禁生冷、腥膻、硬物100天。
【注意】方中全蠍、木鱉子、巴豆、鉛丹有毒。用此膏至第3大時會感覺發熱,7天覺腹內有疼痛感,10天大便帶膿血,均為正常表現,不必驚慌。